不粘锅、化妆品里的危机!研究证实:这类 “永久化学物质” 或让糖尿病风险飙升 31%
发布时间: 2025-07-30
文章来自 《梅斯医学》
研究发现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暴露与 2 型糖尿病风险升高相关,其通过干扰代谢途径起作用,磺基胆石胆碱等为关键中间物。
你家的不粘锅、化妆品、外卖的打包盒……这些日常用品里,可能藏着一种“隐形访客”——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。它们因为耐高低温、不粘水油的特性被广泛使用,却也被叫做“永久化学物质”——一旦进入环境或人体,很难被分解。最近,一项针对美国多民族人群的研究发现,这种“隐形访客”可能和让人头疼的2型糖尿病有着密切关联。

为什么要关注PFAS和糖尿病?
这些年,2型糖尿病(T2D)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“流行病”。自1980年以来,全球患者数量持续攀升,仅2019年,美国就有近3400万成年人患病,还有8800万处于糖尿病前期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的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,比非西班牙裔白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,且并发症(如心脏病、肾衰竭)风险更高。
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背后的原因,除了饮食、运动、遗传这些已知因素,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进入了视线。其中,PFAS这类“永久化学物质”尤其受关注——它们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,此前已有研究暗示它们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,但具体怎么影响、在不同种族人群中是否一样,一直没太搞清楚。
这项研究是怎么开展的?
为了揭开谜底,研究团队从纽约西奈山医院的BioMe生物样本库中,挑选了180名后来患上2型糖尿病的患者,再匹配了180名年龄、性别、种族相似但没患病的人,组成了“病例组”和“对照组”。
他们检测了这些人在患病前(平均6年前)血液中7种常见PFAS的含量,还用先进的技术分析了血液中的代谢物(可以理解为人体代谢的“中间产物”,能反映身体的生理状态)。通过对比两组的PFAS暴露水平、代谢物变化,来寻找它们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。
研究发现了什么?
1.PFAS混合物越多,糖尿病风险越高
研究发现,血液中PFAS混合物的含量每升高一个等级,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31%。其中,全氟辛烷磺酸(PFOS)的“贡献”最大,是这个混合物中影响最突出的成分。

2.三种代谢物成了“关键线索”
有三种代谢物既和PFAS暴露相关,又和糖尿病风险相关——5-羟色胺酸、葡萄糖庚酮和磺基胆石胆碱。尤其是磺基胆石胆碱,即便经过严格的统计学检验,这种关联依然很显著,可能是PFAS影响糖尿病的“中间信使”。
3.代谢途径被“打乱”了
PFAS还会干扰人体的代谢途径,比如谷氨酸代谢、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(这些都是氨基酸相关的代谢,和身体能量、细胞功能密切相关),以及药物代谢中的“细胞色素P450”系统(这个系统负责处理体内的很多化学物质,包括药物)。这些途径的紊乱,可能就是PFAS导致糖尿病的“幕后推手”。
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?
这项研究提醒我们:那些藏在生活角落的PFAS,可能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代谢健康。虽然研究存在一些局限(比如样本量不算大,只测了7种PFAS),但它的优势在于纳入了多种族人群(之前这类研究很少关注少数族裔),并用了先进的检测和分析方法,结果比较可靠。
未来,减少环境中的PFAS暴露(比如选择更安全的替代品、加强污染治理)可能成为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。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了解这些“隐形风险”,也能帮我们更科学地选择生活用品,为健康多添一份保障。
毕竟,健康的代谢系统,才是身体最靠谱的“保护伞”呀。
参考文献:
Exposure to per- and poly-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association to later occurr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nd metabolic pathway dysregulation in a multiethnic US population
Midya, Vishal et al.eBioMedicine, Volume 0, Issue 0, 105838
版权声明:本文所述内容,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,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。图片文字都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。
推荐新闻